這一陣子璇璇半夜總是不睡覺,本以為她是吵著要人陪,後來身為媽咪的我想想越不對,璇璇不是那種連抱著了也還會吵的寶寶(平時只有生理需求時才會輝的),於是看完醫生後原來是得了腸胃炎,想來當時大便有黏液時就該看醫生才對。

以下是關於腸胃的一些資料:

 

夏季多沙門氏菌,冬天常見輪狀病毒
   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主任廖宏才表示,腸胃炎分為細菌性腸胃炎以及病毒性腸胃炎,細菌性腸胃炎多發生在夏季,在台灣又以沙門氏菌最為常見,其他的腸胃疾病尚有桿菌性痢疾、霍亂等,一般而言,以桿菌性痢疾的症狀較嚴重,而且只需10~100隻的細菌即可發病,沙門氏菌則要多達百萬隻以上細菌才會致病,不過如果一旦引發合併症,即便是沙門氏菌也可能造成敗血症、骨髓炎或腦膜炎等嚴重後果,家長不可輕忽。


   病毒性腸胃炎則以輪狀病毒最多,其他還包括沙波病毒、諾羅病毒和腺病毒等,輪狀病毒通常好發於秋、冬季節,但也可能因氣候異常而改變,例如今年冬天屬暖冬型態,輪狀病毒的高峰期就延後到農曆過年後。出生6個月到2歲以內的嬰幼兒都是輪狀病毒的高危險群,輪狀病毒的繁殖力很強,只要10隻病毒就足以讓抵抗力低弱的嬰幼兒和老人發病。


腸胃炎共同感染途徑─糞口傳染
   「病從口入」是腸胃炎感染的主要途徑,沙門氏菌主要經糞口傳染,如果細菌量不多,可能在經過胃部時會被胃酸殺死,若一旦逃過胃酸而到達腸道,細菌的繁殖力就很驚人,老年人胃酸分泌較少,所以和嬰幼兒一樣有較高的感染機會,因此,洗手是預防腸胃炎的不二法門。輪狀病毒也是以糞口為傳染途徑,不過它也可能藉由飛沫傳染。通常只要一個小朋友受感染,其他兄弟姐妹很可能經由手觸摸尿布、玩具等物品,直接將細菌吃進嘴巴。與其他腸胃炎不同的是,環境衛生似乎與輪狀病毒的感染無太大的關係,因為其感染率在已開發中國家如歐美,或是開發中國家如拉丁美洲是一樣的,全世界5歲以下的嬰幼兒都至少會被感染一次。


飲水、禽類、蛋殼是沙門氏菌傳染源
   相較於輪狀病毒,沙門氏菌的預防要特別注意幾個危險的傳染途徑,首先是飲水問題,廖宏才主任強調,即便是自來水都需要煮開才能飲用,若是山泉水或地下水就更要小心,只要溫度達到100℃,就能將沙門氏菌殺死。
 
   其次是家中飼養的禽類,由於沙門氏菌會停留在禽類身上,但不會發病,所以容易在飼養過程中或因烹煮時未將肉煮熟而遭到感染。此外,有些家庭飼養烏龜,它也可能帶有沙門氏菌,飼養過程要格外謹慎。


  除了禽類、爬蟲類之外,蛋殼也是危機所在,如果從雜貨店購買直接由養雞場運送、未經洗選的蛋,蛋殼上很可能存有大量沙門氏菌,放在冰箱內很容易被小朋友碰觸,或大人在烹煮時摸了蛋又接觸幼兒,而容易造成感染,家長應特別注意。


輪狀病毒水瀉明顯,沙門氏菌多黏液便
   一旦感染沙門氏菌,多以腹瀉為主要症狀表現,並有腹痛、發燒、嘔吐等情形,嘔吐情形不如輪狀病毒嚴重,腹瀉次數也沒有輪狀病毒多,大便常帶有黏液和血絲;感染輪狀病毒通常會先出現發燒、嘔吐,食慾減退,緊接著開始水瀉,患者可能一天有多達10幾次的水便,家長可大致從糞便分辨感染源是否為沙門氏菌或輪狀病毒,不過要真正確認,必須做糞便檢驗才能判定。


補充水分、清淡飲食為照顧原則
   腸胃炎急性期多半會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症狀,臨床上以補充水份、電解質為原則,飲食方面建議儘量清淡,少量多餐,並暫時避免油膩、油炸食物,水果則以蘋果較適合。
 
   嬰幼兒患者可能因高燒而無法進食,例如感染輪狀病毒後往往一吃就吐,所以較建議採取短期禁食,在禁食過程中,年紀越小的病患越容易出現脫水現象,因此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更是重要。


  哺餵母乳的嬰幼兒,母乳的哺餵不需中斷,如果喝的是配方奶,應將配方奶稀釋後餵食,少數腹瀉情況嚴重的嬰幼兒,較容易導致乳糖吸收不良,所以如果已經腹瀉一個星期,最好改以無乳糖配方奶餵食。
 
輪狀病毒採症狀治療 沙門氏菌少數需用抗生素
  在治療上,輪狀病毒只需採症狀治療,如給予退燒藥、緩瀉劑等,不需使用抗生素;感染沙門氏菌則要看病患身體狀況,例如出生3個月內的幼兒、有先天性疾病、免疫功能不全以及持續高燒者,可能要住院觀察治療,嚴重時會使用到抗生素。


兩種疾病病程比較
   沙門氏菌的潛伏期從6小時到3天都有可能,整個病程大約要1星期至10天的時間,而少數病患痊癒後仍有可能繼續帶菌達數個月之久,所以洗手對預防沙門氏菌尤其重要;輪狀病毒潛伏期約1到2天,病程會持續約一週。


新生兒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
   腸胃炎疾病中,只有預防輪狀病毒的疫苗問世,目前國內有兩家藥廠引進,皆以口服方式接種,其中一家需接種2劑,另一家為3劑,接種時間都必須在出生後6個月內完成,一旦超過6個月就不能接種。醫療院所會主動提供新生兒家長相關訊息,再由家長決定是否接種,接種費用須自費,每一劑收費約2500元

by Josephine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mababy.com/2005Event/0501_vaccine/vaccine_64.htm

醫師:小朋友拉肚子不一定是腸胃炎 應就醫

2008-09-11 19:44:09 發表

(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十一日電)署立嘉義醫院近來時常接到半夜掛急診的小朋友,症狀都是肚子痛、拉肚子,有的家長還買止瀉藥讓小朋友服用,但檢查後卻發覺,肚子痛原因是大便解不出來,硬的糞便刺激腸子所造成,止瀉藥更加重病情。醫師吳姿瑢呼籲家長,小朋友拉肚子,不一定是腸胃炎,一定要到醫院就診。

 

嘉義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姿瑢表示,日前有一位幼稚園小朋友半夜肚子痛拉糞水,家長以為是腸胃炎,到藥局買止瀉藥讓小朋友服用,反而加重小朋友病情,後來送到嘉義醫院掛急診,照X光片後,才發覺是滿腹大便,積在肚子排不出來,經通便後症狀才好轉。

 

吳姿瑢指出,便秘的小朋友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病情,如果是肚子大便積太多,反而會刺激腸子,一直拉糞水,腸內的糞便就愈來愈硬,愈造成肚子疼痛,家長一定要帶小孩就醫,而不是當成拉肚子,隨便買個藥給小朋友吃。

 

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說,均衡的飲食才能排便順暢保健康,大人小孩都一樣,小孩如果便秘,建議每天喝兩百四十CC的優酪乳,午餐、晚餐都要吃半碟的青菜,加上水份攝取要充足,就能改善便秘情形。

 

吳姿瑢強調,家長平時就要強迫小朋友吃蔬果,精緻的飲食、速食文化,反而傷腸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rrin01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